一、发展背景
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叙事理论的是古希腊时期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叙事学”一词直到1969年才由法国思想家托多罗夫(T. Todorov) 正式提出。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Theodore R. Sarbin) 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首次发表了“经验和叙事结构”的观点,阐述了叙事对意义建构与人格形成的作用。1986年,他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标志着叙事心理学作为一个正式的领域开始从心理学家族中独立出来。叙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相结合,诞生了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源起于1980年代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eal White)和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的开创性工作,他们首先将此引入家庭治疗,并盛行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随后,他们于1990年合作出版了《从叙事方法到治疗终点》(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一书,肇始了叙事治疗在心理治疗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兴起。
二、理论基础
贝特森和布鲁纳的叙事隐喻(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建构一个框架支配行为)以及戈夫曼和福柯的社会建构理论是叙事治疗的两大理论基石。贝特森认为,人们对于事件的理解,赋予事件的意义,都受制于特定的语境,即受到相关背景知识的影响,同时也与那些无法被意识显现的事件有联系。(认知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它组织人们的思维,支配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能够用熟悉的源域知识对不熟悉的目标域进行推理,如圆圆的,外面硬里面软,可以吃,只见过鸡蛋的人认为是鸡蛋,只见过鸭蛋的人认为是鸭蛋。人类的认知总是遵循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由自我到非我的发展规律"。言语隐喻,包括基于隐喻的约定俗成的表达均反映了人们通过更具体和熟悉的有形知识对模糊、抽象的领域进行概念化时背后依赖的概念隐喻( 例如时间、因果关系、空间方位、情感等) 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构自我,而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人们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过往和未来。本土知识和专家知识)。布鲁纳指出,任何叙事首先就是对最原初的生活经验的组织,其中包括故事的开始、发展以及结束。 总之,叙事提供一个框架和意义来帮助人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关系中理解自己的角色,个体的自我或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中得以发展(英雄的故事作为支配故事,超速是一件英勇的事情;倒霉鬼的故事作为支配故事,只超速一次就被抓了,很倒霉)。戈夫曼(拟剧论)在其名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描述了芸芸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常识推理的逻辑建构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展现出人类社会互动过程的复杂性,并凸现出现实的建构特征(人们根据别人的期望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一个女人在一个豪华舞会上做出一些优雅的动作,是期望他人认为她是一个得体、有修养的贵妇。粉色西服被认为是同性恋的标志)。福柯的作品则在解构或重构(Reconstruction)疯癫、监狱、医疗和性的文本中全面展现知识与权力的活生生的关系,即将知识和权力放在一起讨论,凸显出现代权力对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构(知识、话语的产生,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被控制、选择和再传播,我党与马克思主义)。换言之,叙事不是人为强加的“空洞的”描述,而是“丰富的”描述,是个人的、历史的、政治的以及文化的力量所共同塑造的(单薄的故事和丰富的故事)。
三、基本理念
(一)语言创造出不同的意义。叙事治疗认为,语言创造出不同的意义,现实随着语言意义的变化而变化。在个案工作过程中,信念、关系、感受或自我概念的改变,都源自于语言的改变。语言的变动性使工作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对话充满发展新语言的机会。通过发展新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以把有问题的信念、感受和行为转化发展出新的意义,藉此产生许多新的发展的可能性。(西游记的不同解读,有人认为主题是弘扬正义压倒邪恶,有人认为主题是如何取得成功,有人认为是合作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是传道宏佛,还有万道归宗的哲学主题等等)
(二)问题外在于人而存在。叙事治疗认为,所谓的病症、困境与问题都是种族、阶级、性别等充满权力与主流标准的文化环境营造出来的。当这样的环境被消解、被解构,它们就会消失。因此,问题是外在于人而独立存在的,人不等于问题。人如果能够和问题的故事分开,就会开始感觉个人的自主,感觉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和生活。(对于一个在工作中个性较为张显的人,在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中十分推崇,而在中国的集体英雄主义下可能会出现问题)
(三)发掘服务对象的生命力量。主流文化的影响,经常使服务对象认为自己就是问题,认为自己是弱能、甚至是完全无能的(因为按支配故事的框架诠释建构自己的生活)。叙事治疗的中心任务就是与服务对象一起对问题进行外化与解构(弱化支配故事的力量),并在发现例外的过程中发掘服务对象的生命力量,强化其作为自己问题的专家感与主人感,重新建构一个服务对象真正希求的、具有个人力量的新故事。也是叙事治疗的主要原理。
四、工作过程
总体来说,叙事治疗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外化当事人所面对的问题
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
叙事治疗的另一个特点是“外化”,也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要想改变相当困难,改变者与被改变者都会感到相当棘手。问题外化之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与能量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例如有位老师反映,“对于一个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想尽办法鼓励,都没能让他有成就感,如何是好?采用进步奖励的方式,但是每次考试的难易标准不一,看不出进步;如果采用百分等级或排名,这些学生永远都在后面,该怎么办?”把成绩不好等同于学生,是把问题内化。怎样才能把问题外化?有的老师把问题与人拉开距离,采用多元智能的观点,找出学生成绩以外的优势,在优势上予以鼓励。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建立起来,成绩也就有可能慢慢提升到合理的位置。这就是把问题外化的思维方式。
1.外化对话的基本概念:
叙事治疗最广为人知的策略 : 问题外化(extematizing of problems)是由 Michael White and David Epson二人发展出来的。
(1)问题会运作冲击或渗透人的生活,是独立於人的东西,化外是此信念的实践。
(2)问题外可以打开空间,让当事人做自己故事的作者。
(3)外化的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4)问题外化不是要消灭,铲除,杀死问题,透过外化是要创造一种语言的和关系的情境空间,让原本被问题给挤压,压迫,和控制的个人满能够想像并活化个人如何与问题有不同的关系或较偏好的关系。
(5)外化对话已渐替代问题外化,其意义在於外化的态度与使用,是在谘商关系中不断持续开展的。
2.如何进行外化:
(1)客观化 : 将问题和当事人分开,使当事人有一空间来省视问题和自己的关系.谘商师可以透过修饰当事人使用的语言,使问题客观化,例如「他的误解是如何让你感到难受 」,「内向是怎样让你无法和人形成朋友关系 」。
(2)命名 : 在经过一段谈话后,谘商师可以请当事人对其描述的困扰或经验给个名字,例如「后已谈了不少有关你在学校里的一些事情,不晓得如果要为你在学校里碰到的讨厌的事,取个名字的话,你会叫它做什麽 」。
在谘商的初期,当事人的叙述仍不充分时,命名可能会有困难,此时可暂时以「它」或「这个困扰」来指称,等资讯较多时再请当事人命名较妥适。
发掘独特结果和重新编写故事
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叙述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治疗者的重写,丰富故事内容。心理学家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可以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
叙事心理治疗的故事所引发的不是封闭的结论,而是开放的感想。有时在故事中还需要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从中寻找新的意义与方向,让当事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例如,有一个寻求帮助的当事人,他觉得自己不受到别人的重视而感到挫折、沮丧、自卑,当他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时,觉得一无是处,但咨询师要求他回忆过去生命中哪个人对他“还不错”,原本脑中空白的当事人,勉强回忆起一个小学老师的名字。治疗师鼓励他打电话给老师,结果却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名教师虽然已经忘了他的姓名和长相,但还是向他连连道谢,并且表示,因为当事人的电话,让他觉得自己的存在,对教学工作已经深感疲惫的他,又重新获得了动力。 通电话的结果是:当事人不仅帮助了老师,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原来也是这么重要。
巩固新故事
根据Carr 、Freeman & Couchonnal 与丁惠芳 的介绍,笔者认为,叙事治疗的具体工作步骤应该包括:
(1)倾听和了解服务对象的故事,与其就所困扰的问题达成共同定义;
(2)经由故事的外在化而实现个人与问题的分离;
(3)与当事人一起讨论问题为何及如何压迫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如何干扰、支配或阻挠当事人与家庭完成他们的意愿;
(4)经由发现独特结果而帮助服务对象辨识生活中没有遭受压制的时期;
(5)以行动图景和意识图景技术浓化服务对象对独特结果的叙事:
(6)将独特结果与过去和现在的其他事件联系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关于自我的新叙事;
(7)邀请重要他人进入,见证新的自我叙事;
(8)用文字形式记录下那些支持新叙事的知识和实践;
(9)以回响的方式与他人分享,促使他人摆脱同样的压制性叙事。
五、叙事治疗的工作技巧:
我们都知道,传统个案社会工作(例如我们之前学过的心理社会模式、以人为中心模式等等)的工作过程一般要经过的步骤是“界定问题—问题归因—运用相关理论模式解决问题”,而后现代个案工作模式则改变了传统个案工作以“问题”为焦点的习惯,一切工作都以改变服务对象目前的生活状况为中心。在前面的理论部分我们已经了解到,后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社会现实以及服务对象面对的困境与问题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他们在与其他个体互动的过程中建构出来的,(例如肥胖问题)所以大家在理解叙事治疗的工作技巧时站到这个角度上去思考,这些技巧可能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了。
其实叙事心理治疗并不是一个可以清楚界定的治疗体系,它也没有一套公认的或者相对固定的技术程序。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从事叙事治疗的临床工作者已经在实践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出了很多在比较经典的治疗情景中切实可行的操作技术和策略性原则。
一.解构
(片段节选然后提问)祥林嫂反复不停地逢人便说相同的几句话,她的这种叙事的结构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困扰呢?
其实很明显,这种叙事的作用正好强化了她对伤痛事件的专注,使她完全沉浸于刻骨铭心的痛苦体验之中,正如祥林嫂在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一样,面对复杂的生命和丰富的生活,我们也需要寻找对其进行解释的方式,这些解释,也就是我们自己说自己的故事,千万不小小瞧自己讲出来的这些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对于我们经验的组织和行为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所讲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我们注意什么,记住什么,因而也决定(用决定一词合适么?)了我们如何面对未来。拿我来说,如果我偶尔讲述自己的“我的自卑”之类的故事,这本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关于“我是一个自卑者”的故事被我内化了,成了“我”自我认同的一个核心部分—也就是说这个自卑的故事结构被僵化为我自己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那么我生活中的其他的故事都会以这个叙事结构为蓝本,这个时候,我这个“人”就开始有“问题”了,比如我会觉得“我很自卑,所以不会成功”“因为我的自卑,没有人会喜欢我”,生活经验中有与这个自卑的故事不相符合的各种具体的经历都会被我过滤掉,甚至完全不能被我所体验到,这样以来我的个人精神生活就会越来越狭隘,最后走进死胡同。
那么面对类似于“祥林嫂”和“我”这种的来访者,运用叙事治疗技术的咨询师需要做什么呢?答案就是:解构。
这里所说的解构不是前面讲到的结构。从刚才举得两个小例子中我们知道,来访者的问题本身是具有一定会的结构的。而我们所讲的“心理问题”毛病就出在这个“叙事结构”上。当然,结构本身不是问题,但是一旦这个结构被僵化了,问题就随之出现了。所以,运用叙事治疗技术的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带来的问题进行解构。
那么什么叫做解构呢?
还是拿我刚才举得例子来说。叙事治疗的咨询师面对我的“自卑”的问题,可能会和我进行很多的探讨,他可能会把我的“自卑”放进我生活的背景当中去看,可能我的“自卑”是由于我不能够满足周围人对我的期望,不能符合主流价值观当中“成功”的定义才出现的,而这种所谓的“成功”其实是在一定的文化下被建构的(可能每个文化下对于成功的定义都有所不同),那么在这种叙说下,“我很自卑”这个僵化的叙事结构很有可能就会有所松动,那么就可以有新的生活的可能加入进来,并且这种新的可能性会慢慢的积累,从而使得僵化的结构被打破,这就是解构。
了解了解构是什么之后,我们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进行解构。
在实践的层面,“解构”可以被理解为“倾听那些没有被说出的声音”。倾听,是心理治疗的最基本的技术,尤其是在叙事治疗中,听比说更为关键。庄子说“勿听之以耳,听之以心;勿听之以心,听之以气”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简单的复习一下我们之前学到的“听”的几个层次(hearing:听,可能听到,也可能听不到;listening:聆听,能听到声音和内容,但感受不到情感;attending:倾听,能听到声音、内容,也明白感受,但不知道为何会有这种感受;concentration:专注,能听到声音、内容,也明白为何会有这种感受;involvement:投入,说者的事已经成了自己的事,自己也会因此而难过)。
在叙事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在解构时的倾听就要做到既“听之以心”,又能“听之以气”。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能够听得到服务对象传达出来的声音、内容、以及为何会有这种感受,还要注意去听言外之意,以及他没有表达出来但是可能暗含在谈话中的一些东西。
还是刚才那个例子:我可能会在会谈中说道:“我越来越自卑了,我觉得像我这种人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我什么时候能像班长一样在那么多人面前讲一次话就好了,或者,能像学习委员那样,可以认认真真的为大家做好一件事也行啊,同桌也比我强,至少他成绩比我好,他们都能成功,都好棒啊,但是我却什么也不行”
我们能很明显的听明白服务对象的感受以及这种感受产生的原因,那么这段话背后表达的可能是什么呢?
第一,他在观察别人,可能暗示着他还有想改变的动机,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
第二,他说到的三个人物“班长、学委、同桌”的三个他认为成功的事情,能够大胆的在人前讲话、能够认真的做事、成绩好,这都是成功,其实不难发现,服务对象所认为的成功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从这个点继续讲下去,服务对象“自卑”的这个叙事结构很有可能就会有松动,咨询师就可能会找到新的故事点,进而开启故事的另一种可能。
当然,除了倾听,想要更好的解构一个故事,咨询师还应当保持适度的“好奇心”,同时忘掉自己专家的身份,放空自己,要相信来访者的生活并不是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贫乏和单一,相信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有很多的可能性,保持适度的好奇心就能够机会听到来访者的故事中不同的生活细节,从而使得“僵化的结构“出现松动,直至打破这个结构,解构来访者的故事。
二.问题外化
大家对于“外化”这个词可能会比较陌生,但是对于“内化”这个词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吧。
内化(这个词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指认通过认知将外部事物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其主要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用叙事心理治疗的语言来说,就是个人按照文化中的支配故事框架建构和诠释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充满问题的自我叙事形成的过程。)
那外化呢,就是和内化相反的过程。外化把问题放在人的外面,把问题看做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例如:一位女性因为被男友嫌弃太过依赖而分手,那么咨询师不会探索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也不会建议她改变这种模式,相反,治疗师会询问有关自我谴责对她的生活影响的问题,要求叫停成员帮助她击败自我谴责,同时也会邀请她探索社会对于女性的观点,是如何导致自我谴责及其对她生活的影响)。问题被看做是一定时间阶段中的社会建构。在实践的层面,进行问题外化时,是指把问题想象成一个客体,通过为其命名等方式将其拟人化并去探索其长相、个性、生活方式、生命过程等等,构建出它活生生的“真实存在”。
可以外化的问题可以是感受、关系,也可以是习俗文化、伤害性的经历与体验等各种内容。从一开始,问题便被视为与人是分离开的,并被认为对人有影响—“是问题把服务对象带来的”所以,咨询师会要求每个人谈出他或她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一开始便可以使用外化的语言。这时候,咨询师询问的是问题的结构或者勾画问题的影响,而不是探寻问题的原因。
例如下面这个案例:
来访的父母所描述的问题是,因为女儿的鬼鬼祟祟,他们才缺乏对她的信任。
那么咨询师应该怎么回应才算是把问题外化了呢?
1.所以,你女儿的鬼鬼祟祟困扰着你们
2.所以,鬼鬼祟祟导致你们女儿的行为方式,引起了你们之间的裂缝对吗?
在这个对话中,咨询师并没有将女儿的鬼鬼祟祟或者父母的不信任确定为问题,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裂缝!是裂缝变成了怂恿鬼鬼祟祟和控制的敌人。裂缝告诉父母,他们的女儿不能被信任;裂缝导致女儿的行为更加隐秘,并且告诉她远离父母。这样的话,裂缝就是他们可以联合所有力量一起对付的目标。这就是问题外化。
再例如,对于一个受肥胖困扰的姑娘来说,咨询师应该问的是:肥胖是怎么控制你和别人交往的?而不是你的肥胖是怎么让你和别人疏远的?当然,我们还可以和服务对象商量给肥胖起一个名字。(应该给肥胖起个啥名字好呢?)
一旦问题被外化,并且以更接近经验的术语重新定义,来访者便能开始抵抗问题(这里是说例如我们在给外化的东西起名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名字要和当时人的体验非常接近,这是因为一旦问题的名字接近人的体验,就意味着当事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更容易出现,可以引起他们的共鸣,激活他们自己应对的策略。比如,对于一个孩子买很难想象自己对周围的麻烦有什么招数,但是如果让他思考如何处理“调皮先生”,那么问题就不一样了,同样的,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处理“袭来的恐惧”可能比处理“焦虑症”更有办法。)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我们要使用这种问题外化的技巧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种技巧的意义所在。
1.帮助服务对象跳出原来“人就是问题”的框架,重新看待问题的本质,削弱服务对象的罪恶感、羞耻感与自责,以及问题负向影响的杀伤力;
2.重新释放服务对象的压力和罪恶感;
3.扩展行动空间,问题外化在服务对象与问题之间创造了一个“空间”,为其行动创造了条件;
4.股东新故事的发展,问题外化同时也解构了服务对象对问题固有看法,在通过发现独特结果,往往很快就能发展出新故事,帮助服务对象脱离长久以来被问题所困扰的悲惨故事;
5.重新开启自我能力,问题外化可以使服务对象从“问题”手中夺回生活,使自己成为生命故事中的主角,而不再是束手无策的受害者。
当然,问题外化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这里只是介绍实践中比较重要的两点
第一,通过上面外化问题时的询问,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这类询问问题的方式,常常会使家庭为难,他们会很不习惯,把问题外化出来并给它命名之后,会让他们觉得好像在谈论生活在他们家里的一个想象的实体,那么只是将外化当做一个把戏的治疗师,可能会缺乏足够的信服力,而另一方面,治疗师如果真正将问题视为引起极端和误解的敌人,那么他们就会发现外化问题将如行云流水。这也就要求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做到真诚透明,表里如一。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的理解是,运用叙事治疗模式时,要时刻记得这是在建构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我们不能用受到的实证主义的训练去指导它。另外,其实外化并不是把人和他们的行为或者行为的真实影响分开,外化式对话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详细得发掘外化出来的问题对来访者或者有关其他门造成的影响,通过详细地发掘问题的影响,外化式对话可以用来帮助来访者对问题的影响采取一个立场,和其他有关人员一起面对问题的影响,从而可以减少问题的影响。
第二,如果有人对别人又很友好、习惯欺负人、取笑人甚至对别人施暴,治疗中我们该怎么办?在这些情况下还要使用外化式的对话么?
对于这样的当事人,我们作为咨询师,绝对不能通过外化的操作为他们开脱责任。作为咨询师,我们一定要谨慎区分各种情况,区分不同的治疗阶段,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治疗的走向,清楚地体察各种伦理的、人际关系的敏感点,并且能够恰当处理。
三.发现独特结果
“上星期我们谈话之后,你的情况有什么变化?”
这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再次见面时很自然的一般性的问题,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咨询师这句话背后的暗含的东西呢?
其实,这时候咨询师在期待特殊而具体的“转变性的事件”。我们总是期待来访者的生活会发生某种哪怕是非常微小的变化,其实一个人即使在充满苦恼的情况下,也能够找到“例外”的情况。看下面一段咨询师会谈的节选:
“他还是不想去上学,”父亲的声音焦灼而无力,申请中透着绝望。“情况和前几个月差不多。我们真的非常着急,在这样下去孩子就完了。”
治疗师:“他几个月一步都不出家门吗?”
母亲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不是的,他前天去看望了他的表弟
从叙事治疗的角度来看,一个闭门不出的人竟然走出家门,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良好的开端,从这里出发就可能开始新的生活故事的建构。如果治疗师也像孩子的父亲一样,只是关注他一直不想去上学的问题,那么,事情就会显得毫无进展,因为走出家门去看望亲戚似乎与“解决问题”并没有什么实际关系。
正如我们刚才在讲解构时提到的一样,我们的生活往往被一些固定化的模式控制着,所有符合这个模式的经验才能被意识到,而其他的事情都是例外事件。叙事治疗称这些例外为“独特的结果”。最值得关注的的要害在于,这些独特的结果往往不被赋予重要的价值甚至完全被忽略,似乎根本就不曾在生活中存在过,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孩子的父亲习惯于孩子不肯上学的支配性叙事,那么孩子去看望表弟的事件就很难进入到他的意识领域。问他上周的情况,他会很自然的说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从孩子母亲的话来看,孩子的确曾经走出过家门,这种事件对于他们家庭中的支配性叙事就是一个“独、特的结果”。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这种自己所喜欢、所向往的经验应该有很多只不过是没有被注意到,没有被组织成为重要的故事情节而已。(应该不需要例子了吧)叙事治疗恰恰要把眼光放在这些不被注意的积极变化和新颖体验上。因为这些积极体验、独特结果都可以是个人心的生活故事的开端。他们会出现滚雪球一样的效果,逐渐扩大,慢慢的,原来似乎占据着全部生活的问题故事,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甚至是无足轻重的,被我们淡忘,而新的情节会不断形成和发展,直至走向完全不同的结局。
四.重构故事
在我们将来来访者的问题外化、解构、发现独特的结果之后,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如何利用那些充分的结果去增强来访者的力量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将的技术了,重构故事,有些书上也叫做丰富新故事。
所谓的重构故事包括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在“独特结果”的基础上重新建构并用更多的例外事件丰富一个新故事。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重构故事经常是和发现独特结果同步进行的,尤其是在寻找“将来的独特结果”时。经常使用的问话是体术“如何”或隐含“如何”的文化。例如:“你认为如何做可以让周围对你有老看法的人耳目一新?”“如果有类似经历的人向你寻求帮助,你将如何分享你的成功经验呢?”当然治疗师也可以超出与问题有关的事件,拓展历史性的范围,以便找到更多的证据,支持新的自我叙说。例如回到开始时讲的那个“我的自卑”的故事上,咨询师可以问我“有关你的过去,你还能告诉我什么,来帮助我理解你是如何在自卑的控制下还能保持不错的状态的?你是如何把自卑处理的如此之好的?”
当新的自我叙说开始初具规模时,治疗师可以讲焦点转移到未来,邀请来访者或家庭,展望即将发生的符合新故事要求的变化。“你现在已经发现了有关你自己的一些事情,你认为这些发现将如何影响你与自我憎恨的关系”这个自我的故事,包括过去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版本——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叙说。
关于叙事心理治疗的这个阶段,有一本书上用了一个分厂形象的比喻。它说这个阶段就像运用非常原始的方法在野外生篝火。要用火石或者木钻,首先费好大的力气弄出一点点火星,然后让这一点点火星慢慢变大。我们知道,要让一点火星烧成熊熊大火,你得先小心的加细软的柴火,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先放小树枝,保证有充分的氧气,然后再慢慢的加大,火就会熊熊燃烧了。
这里所说的小树枝就是指那些让人产生积极体验的时刻,也就是那些独特的结果,助人者有责任发现这些积极的时刻,然后让它们进入到当事人的意识,而那团熊熊的烈火就可以想象成我们所说的新故事了。
五.善用文本(通信和文档记录)
先请大家看这样一段邮件:
亲爱的福瑞德:
收到这封信时是不是很惊讶?我自己也是很惊讶会写这封信给你。这完全是因为昨天我在公园里看一个人做俯卧撑,一不小心,在水边扭了脚指头。但是这跟你有什么关系?我还记得上次我们见面的时候,你的脚也扭了。我自己扭了脚,让我想起你的脚,想到你,不知道你近况如何。就这样而已。
下次见
迈克.怀特
这就是今天所要讲到的最后一个技术:善用文本。
在叙事心理学治疗中,这种种独特的以文本或信件为媒介的交流方式运用的较多。叙事心理治疗不一定要在咨询室里面进行。我们刚才看到的这封邮件就是怀特在生活中突然想起来以前的来访者时写的问候的邮件。
与传统心理治疗师可以维持与来访者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在叙事治疗里,咨询师并不回避个人化的信件往来。事实上,“这是叙事治疗很重要的一部分”。叙事心理治疗师大卫.艾普斯顿规定每次会谈后都要写信给来访者或者其家人。
这里所说的文本包括信件、邀请函、转诊信、宣言、证明、笔记、录音和录像等。实践证明,在叙事治疗过程中有策略地运用这些文本,能够很好地强化与持续积极故事。信件不仅强化故事,让服务对象沉浸其中,而且使他们更为彻底地参与共同写作的过程,从而有机会思考自己应用的言词和问话,也可以拓展治疗会谈中引发的想法或故事,或者对会谈内容进行总结。爱普斯顿的非正式调查显示,接受治疗的人认为一封信的价值等于4.5 次好的治疗。Dvid Nylund 对四十位服务对象的调查证明,一封信的平均价值为3.2 次会谈。 作为一种奖赏,证书、奖状则通常能够代表人在社群中有了新的地位,这个新地位使他拥有新的权益,负有新的责任。而邀请观众见证奖赏的授予仪式,不但有助于新意义的存在与强化,还能修正既定的旧意义。服务对象自己完成的宣言可以促使他塑造健康的自我。
六、贡献和局限
(一)贡献
首先,叙事治疗经常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节约时间、物质等各种成本。
其次,叙事治疗颠覆了以往以谈话为主的个案工作模式的成规,借助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开辟了替代性的方式和路径。
再次,叙事治疗摆脱了传统个案工作将人与问题混为一谈的观念,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使人能够从问题中解放出来,变得更为自主、更有动力。
最后,叙事治疗的工作目标不仅仅在于帮助服务对象摆脱目前的困境,而且要通过与他们一起建构新的生命故事唤醒被主流文化麻痹的民众,把服务对象从压制性的文化假设中解放出来,带有很强的政治性与革命性。
(二)局限
首先,“叙事治疗显然无法结构化,因为要它随着服务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这背后的逻辑对每个人人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可能需要更多的领悟能力。但是如果叙事治疗有一定的结构的话,人们可能更多地去注重结构,而忽视服务对象,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其次,叙事治疗可能会在解构问题的过程中忽视一个事实:服务对象的一些问题与困境并不会因为外化而马上消失或解决。例如,服务对象当下亟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可能不会在此过程中很快得到改变;那些遭遇严重精神疾病困扰的人,比如精神分裂症恐怕也不适宜进行叙事治疗。另外,在帮助服务对象重述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工作员可能会把愤怒、恐惧等各种消极情绪看成是需要逃避,而不是需要探索的烦恼。因此,叙事治疗还需要严格的研究来证明它在什么情况下,对哪些人有效。
最后,叙事治疗似乎停留在个体或家庭层面的心理治疗,对于宏观实践关注甚少。
上海乐安居社区服务社成立于2012年5月,由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供销合作社负责运营和管理,服务社坚持以“平等 参与 创新 共赢”的项目探索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 了解更多
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打造专业规范、严谨务实、品质一流的中国优秀社会工作机构。
我们的宗旨:惠泽你我,爱心传播。
我们的目标:提升个人、家庭及社区的能力。
我们的使命:培育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服务团队,打造社会服务品牌,探索本土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我们的远景:让生命获得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
惠爱社区服务社承接项目:广州市车陂街社工服务站、车陂街长者服务中心
刘岳 理事长
格言: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罗思雅 出纳
格言: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董水娣 青少年领域 一线社工
格言: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吴春霞 社区发展及就业领域 一线社工
格言: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忧虑一天当就够了
刘家茵 社区发展及就业领域 项目主管
格言: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谢佩仪 家庭领域 项目主管
格言: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郑哲迎 长者领域 项目主管
格言: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
张龙珍 长者领域一线社工
格言: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
黄玉梅 中心副主任
格言:当我们知道联系的力量,就不怕孤单;当我们能培养出怜悯之心,便能以爱与和平作为成长的能源;当我们深信并努力贡献,在逆境中也可以找到欢愉!
翟振良 中心主任
格言:只要努力,就有成绩。坚持到底,就会胜利。
黎文光 副总干事
格言:我们坚信每个都有其个别的潜质、独特的能量。
王家宝 总干事
格言:只要向梦想努力冲,再苦再难也不放松,坚持到底就会成功。
吴红 监事
格言:只要用真心的笑容,和宽广无私的包容,就能常常看到彩虹。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电话:020-32012365
邮箱:HUIAISHE@126.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二马路49号